订阅
看影院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kanyy.org 通过ESG,阿里更深刻地理解了与时代、国家、社会的关系。 文丨管艺雯 过去二十年间,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大公司之“大”,主要体现在赚钱能力强,但大不等于伟大,更重要的是“好”。“好”的背后是担当,是责任,是善良。 2009年是阿里成立第十年,18位创始人选择辞去创始人身份,阿里由此开启了合伙人时代。也是在这一年,阿里第一次提出要做一家102年的公司。 这句话在10年后有过一次细微的调整。2019年,CEO张勇成为董事会主席,阿里希望自己在社会和用户心里成为一家102年的好公司,比十年前多了一个“好”字。这时候,阿里的市值从100亿美元(估值)涨到超过4500亿美元。 一位阿里人士称,从“102年的公司”变成“102年的好公司”,这意味着至少在2019年,阿里开始严肃考虑“什么是这个时代的好公司”这个议题。 而这3年,阿里逐渐找到了“好”的衡量尺度。 今年8月底,阿里发布了一份全面的ESG报告,从修复绿色星球、支持员工发展、科技服务数字生活、助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提升社会包容和韧性、公益和数据安全7个方向对自己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目标。 阿里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用一句话表明了ESG未来在阿里内部的分量:未来希望社会通过两份报告了解阿里巴巴,一份是财报,一份就是ESG报告。 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责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缩写,它首次作为一个完整概念被提出是在2005年,出现在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布的《WhoCaresWins》(在乎者即赢家)的报告中。 ESG鼓励企业不再紧盯盈利这一项单一指标,而是更加追求长期可持续发展,因为环境、社会趋势和公司治理在未来某一时刻引起的风险和机会对公司而言至关重要。 阿里副总裁、罗汉堂负责人、可持续发展管理委员会主席陈龙——同时也是阿里ESG报告的主要负责人——说,好企业的定义从“赚很多钱”到“为社会创造很多价值”转变,这其中过渡的桥梁便是ESG。 陈龙对《晚点LatePost》表示,全球范围内,以平台视角做出的ESG战略规划报告非常少。阿里的这份ESG报告筹备超过半年,期间负责团队研读了很多国外公司的ESG报告,比如苹果在隐私保护和供应链上下游严控标准、沃尔玛致力于解决就业和培养员工等等,获得启发的同时也更明白平台企业需要承担的独特社会责任。 阿里ESG策略负责人刘伟认为,对于阿里这样一个拥有超过10亿消费者、上千万商家和20多万名员工的大型平台,既有公司自身的属性,又具备市场平台属性,“当你足够大时,就要思考更大的问题,承担更多的责任”。 现在,阿里通过ESG报告把这些责任具象成7个方向,把过去零散在各个业务涉及ESG的事情设定了统一的标准和行为框架,但它仍处于非常早期,这个报告也只是一个阶段性产出,阿里的ESG战略才刚刚开始。 CEO张勇的OKR 《晚点LatePost》独家获悉,今年4月底,阿里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第一次向全体员工正式公布了自己的7个OKR目标。 这些目标涉及消费、云计算、产业数字化、全球化、组织文化、防范风险等阿里的核心业务领域,其中和它们相提并论的一个O就是推进ESG和共同富裕两大社会责任战略。 张勇说,阿里要保持先进性和责任感,而ESG是最重要的阵地之一。 在今年7月张勇的致股东信中,关于ESG的内容与业务、组织文化并列以小标题单独列出,篇幅占到了整封信的四分之一,他将ESG称为是阿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柱”。 陈龙强调ESG是一项CEO工程,“它不是一个点缀的东西,必须从CEO层面想清楚。” 《晚点LatePost》了解到,在过去一年,陈龙团队和张勇围绕ESG的沟通越来越频繁,从一开始的以月为单位,到后来几乎以周为单位,详细讨论阿里整个集团在ESG上的长期战略规划和具体细节。 在一位阿里人士看来,ESG报告并不是一个成果的超级合订本,而是面向未来的治理框架。“老逍看得很细,指出了不少细节问题(注:逍遥子是CEO张勇的花名)。CFO出身的老逍很懂商业,但这两年的思考重心正有意识地向商业以上的部分倾斜,这或许也是观察最近两年阿里整体变化的一个小切口。”这位内部人士说。 ESG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支持员工发展。阿里这份ESG报告透露一个细节:张勇在阿里已经举办了多期“老逍果汁会”。所有员工都有机会与CEO面对面直接交流发,沟通内容也会在阿里内网上向全员分享。2022财年,“老逍果汁会”一共举办了8期,推动了阿里多项政策的调整,包括设立“陪伴假”、取消周报、不展示职级、更灵活的转岗政策、餐补调整和差旅标准提升等等。 ESG容易成为口号,执行得好不好,关键在于组织设计。阿里一向强调组织,围绕ESG,阿里正逐渐形成一套商业之外的三层治理架构。 ESG作为集团战略,阿里首先在董事会层面——公司的最高层——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由独立董事、原雅虎创始人杨致远担任委员会主席。目前,ESG已经作为一个单独的一级类目和业绩财报等并列出现在阿里的官网上。 董事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领导整个阿里集团的ESG工作,包括识别和评估机会和风险,确保对ESG战略、目标和实施进行评估、监督和内部管理,以及审查ESG相关披露,比如本次ESG报告就由该委员会审核发布。 董事会层面之下,阿里进一步设立了可持续发展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导、实施和监控阿里的ESG目标、战略和项目,构建整个集团的ESG管理体系,由罗汉堂负责人陈龙担任该管理委员会主席,牵头负责ESG在整个集团的运转,每半年向董事会层面的委员会做一次关于ESG目标和战略的正式汇报。 罗汉堂成立于2018年6月,最初设立时主要负责研究社会议题,包括数字技术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等,阿里的达摩院则主要专注于基础科研。过去一年,罗汉堂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投入在了ESG上,也是本次阿里ESG报告的实际牵头方,8月阿里发布的88碳账户就是由罗汉堂负责统筹。 再往下,ESG的具体执行需要集团各个业务的支持,集团几十个业务部门都设立了ESG工作组。阿里ESG和双碳业务总经理杨灵叶分享说,工作组的负责人往往是各个业务的总裁,“今天ESG不是团队自发去分散地做,而需要业务一号位调度所有可能的资源和战略设计把它落实进去。” 《晚点LatePost》了解到,基本每一次总裁月会,都会单独拿出一到两个小时,由业务部门同步和汇报各自在ESG上的进程和结果。 一年来,围绕ESG的治理架构还在不断完善。除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阿里还设立了由CTO程立负责的科技公益委员会、科技伦理治理委员会,首席风险官郑俊芳负责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将ESG目标融入阿里的核心业务运营中。这成为阿里几大商业大板块变阵之后,公司治理结构变化升级的另一面。 把OKR拆分和执行 阿里成立23年,承担更多责任的ESG思想一直贯穿其中,比如2002年阿里就为平台商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2009年诞生了第一个淘宝村,2015年要求所有员工每年都要参与公益3小时等等,创立时“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本身也颇具ESG气质——如何让市场更高效平等。 定下了重要性和整体框架,阿里的ESG接下来怎么做?《晚点LatePost》翻阅了ESG报告里七大行动方向详细内容,其中几乎涉及了阿里集团的每个业务和职能部门。具体来看: 支持员工发展。主要涉及阿里CPO条线和总务线(包括行政部等),重点提到打造平等尊重、多元的工作环境,提供更多的工作学习机会等。 服务可持续的美好生活。涉及几乎所有面向消费者的业务部门,主要是以淘宝、淘特、天猫国际等为主的中国数字商业板块和以Lazada为主的海外数字商业板块,以及盒马、饿了么、高德、阿里健康等。这些部门将一起提供多样化、覆盖更多群体(老人、残障人士等)、更可靠、更低碳的消费选择。 助力中小微企业。涉及部门主要是阿里云、拥有上千万商家的淘宝天猫、连接工厂的淘特和1688、帮助商家走向海外的国际站和速卖通等。它们将持续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基础商业能力和市场机遇、技术,并推动其实现负责任的生产等。 提升社会包容和韧性。涉及阿里面向乡村的电商业务、阿里巴巴脱贫基金、菜鸟、淘宝直播、阿里健康、阿里CTO条线等,持续将电商拓展到更多农村,用技术提升乡村的供应链,并在当地培养更多人才等。 推动人人参与的公益。主要涉及阿里公益事业群、多个平台、CTO线、阿里云等部门,从员工、平台和技术的维度去做公益。阿里的“公益宝贝”计划鼓励商家将一定比例的交易额捐向指定公益项目。在截至2021年11月的15年中,超过800万商家参与了该项目,产生473亿笔爱心订单,4300万人因此受益。 提升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能力。涉及整个阿里集团的治理架构、阿里云、CRO条线(首席风险官)和CTO条线等,共同构建企业和社会信任。 在所有的7个方向里,修复绿色星球一项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数字目标,这个方向也是阿里整个ESG报告中内容占比最高的部分。 去年,中国政府确立了“双碳”战略后,也让各家企业对保护环境议题里的碳排放一项给予了更多的篇幅,很多都给出了明确的减排目标。比如阿里就承诺,将在不晚于2030年,协同上下游价值链实现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降低50%,到2035年的15年间,带动生态累计减碳15亿吨。 这不算一个小目标。不光需要阿里集团所有业务部门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带动平台生态里的多方参与者共同加入。 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淘宝上有无数商品,要让平台上10亿消费者和上千万商家的行为越来越绿色,消费者习惯要培养,很多衡量标准要建立,“需要和中国最好的专家和机构先定义标准,这是一个规模化的挑战。”陈龙说。 阿里的优势之一,是它一直与有影响力的商家以及中小企业有很好的沟通。这些企业出于自身的ESG发展,在理念大方向与平台是一致的。今年7月,阿里与包括宝洁、欧莱雅、伊利等19家消费企业共同发起了“减碳友好行动”计划,从商品设计环节、供应链和营销各个环节提倡低碳;同时,阿里还推出了碳排放优化核算平台“能耗宝”,可以帮助企业平均减少10%的碳排放量,已经有2000家企业使用。 在阿里内部,减碳的工作首先会和每个业务部门的日常运营深度结合:比如高鑫零售、银泰等线下零售门店的节能改造;比如云计算使用清洁能源电力、资源循环利用;比如菜鸟使用绿色包装、短途物流车替换成电动车等等。 此外,阿里还会在集团层面推动更多提效减排的超级项目,比如8月推出“88碳账户”体系,由罗汉堂主导推动,负责制定基础的机制建设、指标规划和分配,这是集团层面的整体统筹,打通了包括淘宝、饿了么、闲鱼、高德、菜鸟等多个业务部门在内的减碳场景,让相对割裂的多个APP有了一种总体视角。 陈龙说,“战略级的项目需要战略级的分量。”ESG关注长期价值而非短期,背后需要CEO的决心和整个公司管理层的共识。 一位罗汉堂人士告诉《晚点LatePost》,在他们和CEO的交流中,张勇在意的是ESG是否能真正融入到公司的商业里,“不是通过ESG去赚钱,当然也不是通过它去撒钱。” 在ESG报告开篇,张勇的信里写道,要创造商业之上的价值。这句话也构成了阿里巴巴这份ESG报告的核心。 在这位阿里人士看来,“商业之上”不等于“商业之外”,这两者有微妙的区别,也是阿里在ESG行动上的重要思考点。“商业之上,是指要有超越商业的追求,但绝不是脱离主业脱离核心商业思考。与传统的CSR相比,今天阿里巴巴的ESG一定要与上下游一起来做,做出平台特色。”他说。 阿里巴巴ESG要创造商业之上的价值,也要充分融入商业设计,这也是陈龙反复强调的视角,“ESG不能在商业之外,否则它永远只能是一个边角料的东西”。 上述人士认为,企业当然要赚钱,但不能只想着赚钱。对于很多人认为的ESG与商业利益存在冲突,他不这么看。“ESG行动许多都是能力建设,短期可能会有很多投入,但通过长期努力,无论是更好的员工归属感、社会连接度,还是更合理的平台生态,最终都能倒影在企业报表,实现共赢。”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