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资讯

订阅

航空航天与国防行业专题报告:守正出奇 聚焦龙头

2022-08-29| 来源:互联网| 查看: 317| 评论: 0

摘要: 1.22H1军工行业市场复盘:整体下挫军工行业大幅跑输大盘、小幅跑赢创业板截至2022年5月31日,中信军工指数收益......
正宗阳澄湖大闸蟹

  1. 22H1军工行业市场复盘:整体下挫

  军工行业大幅跑输大盘、小幅跑赢创业板

  截至2022年5月31日,中信军工指数收益率-25.59%,跑输大盘(沪深300)8.41 pct,跑赢创业板(创业板综指)2.02 pct。

  军工行业大幅跑输大盘、小幅跑赢创业板

  截至2022年05月31日,军工行业收益率(中信军工指数)排名中信一级行业28/30。

  22H1军工板块表现整体下挫,个股涨幅与业绩表现呈正相关,与上一年收益率表现无明显相关性:

  2022H1中信军工成分股的涨幅前十/末十个股的22Q1营收/归母净利平均增速为20.0%/ 94.6%、-30.9%/ -42.6%,行业整体为11.1%/ 16.9%,呈正相关。

  2022H1全部中信军工成分个股均有不同程度回撤。2022H1涨幅前十/末十个股的2021年度平均收益率为44.8%、19.2%,行业中位数为11.7%。

  2. 行业成长:国防费持续增长奠定景气基础

  国防费投入持续增加,奠定军工行业景气基础

  我国国防费投入持续增加:2022年我国国防支出预算1.45万亿元,中国军费在时隔2年之后增幅再次突破7%,过去10年(2012-2022)我国国防费预算年复合增速约8.4%。

  我们认为我国国防费投入依然有提升空间: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披露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相比全球国防费位居世界前列的其他国家,2012-2017年我国国防费占当期GDP比重均值仅1.3%,远低于平均水平2.4%。

  国防费投入向装备采购倾斜,增速显著高于行业总体水平

  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 我国2010-2017年期间的国防费投入结构中,装备费自2010年33.2%提升至2017年41.1%。

  细分增速来看,装备费/训练费/人员费自2010-2017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3.4%、8.1%、8.1%,国防费投入向装备采购倾斜明显。

  3. 行业改革:深化提速,强化成长

  改革是推动军工企业基本面质变的重要因素,强化成长

  军工行业改革方向主要包括:资产证券化(研究院所改制/军工资产上市),军工国企改革(股权激励、股权多元化等),军民融合等。

  资产证券化是军工行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手段,院所改制是基础3. 行业改革:深化提速,强化成长

  以2021年报测算,各大军工集团目前的平均证券化率约 43%(按总营收口径)、42%(按总资产口径),我们认为潜在资产证券化的空间依然较大。

  院所改制可以为军工资产上市扫除障碍,是资产证券化的重要基础。

  2010年和2014年的两轮军工牛市都是由密集的军工资产重组而催生,2016-2017年行业陷入重组低迷期,同时行业高估值去泡沫化。2018年起,洪都航空、国睿科技等企业的核心军品加快上市,2019年中船集团系统性重组方案出炉、两船合并尘埃落定等,行业改革加速落地,依然是股价的重要催化剂。

  2018年以来各大军工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加快核心军工资产上市,提振市场关注

  军民融合政策不断引导和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民参军”有望迎来新浪潮

  4. 子行业分析:航空/军工电子/地面装备景气度领先

  从细分子行业看,航空/军工电子/地面装备增速持续领先

  近年来受国防费投入持续增长和向装备采购倾斜的双重带动,军工行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持续向好,行业景气度持续兑现,22Q1军工行业实现快速增长(收入:同比+14%/环比-39% ,归母净利润:同比+19%/环比+11%)。

  细分行业看,航空/军工电子/地面装备收入增速持续领先。22Q1收入同比增速:地面装备28.0%,航空18.9%,军工电子15.7%,船舶2.5%,军工信息化2.2%,卫星-5.2%。

  5. 产业链:上中游景气度持续兑现,行业景气有望延续

  上中游景气度持续兑现,航空发动机及主机厂预收维持高位

  军工产业链上中游景气度仍处高位,同时显出出向下游传导的迹象;22Q1营收同比增速前三为:中游制造39.7%,航空发动机36.8%,原材料30.2%。

  预收款主要集中于主机厂、22Q1占比高达76%;多环节预收款维持高位,22Q1各环节预收&合同负债增速前三:中游制造(+776.7%)、航空发动机(+722.1%)、元器件(+256.7%),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

  2021年及22Q1军工行业各产业链环节均在不同程度加速固定资产投资、扩充产能,其中上、中游扩产明显。

  6. 市场因素:全市场主动型基金整体减配,集中度提升

  军工行业高估值已双重消化,部分优质个股估值回落至低位

  历经2016-2018年高估值去泡沫化的深度调整及内生增长带来的双重消化,截至20220531中信军工板块PE约59倍,处于2010年以来行业估值中枢的底部靠上区域。

  我们认为,目前行业整体估值较其他行业依然偏高,但个股间分化明显,在业绩持续增长驱动下,部分优质核心军工企业的PE(TTM)已回落至低位区间。

  22Q1军工仓位3.10%、超配0.71pct,基金仍偏好短线持仓? 22Q1全市场基金的军工重仓持股比例为3.10%,维持小幅超配,环比降低0.72pct,仓位水平有所下降。

  全市场类型的资金对军工行业仍呈现出偏好短线持仓的特点,22Q1全市场主动型基金整体减配军工。21Q3/21Q4/22Q1全市场主动型基金军工持仓市值环比+45%/+43%/-34%。

  全部基金对军工行业持股范围减小,集中度环比提升。机构对上游环节关注度依然最高,同时对军工个股的调仓分化明显。

  7. 投资建议

  维持行业“优于大市”投资评级。

  投资建议:高景气赛道关注价值成长股;关注存在改革空间的品种。

  建议关注:

  中航重机/爱乐达/中航高科(受益航空装备高景气的航空锻造龙头/中游制造龙头/上游原材料配套)。

  振华科技/航天电器/中航光电(军工电子高景气赛道,攻防兼备的价值成长白马)。

  高德红外(红外热像仪领军者);湘电股份(电磁能技术产业化平台);天奥电子(时频行业领军企业)。

  8.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

  国防费支出规模或装备列装进度不及预期;军工改革力度不及预期;国际贸易关系或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等。

(文章来源:海通证券)

文章来源:海通证券
分享至 : QQ空间

10 人收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上一篇:暂无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关于本站/服务条款/广告服务/法律咨询/求职招聘/公益事业/客服中心
Copyright ◎2015-2020 临西资讯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临西资讯网 X1.0